青岛是一个非常悠闲的城市,去过青岛生活过的人都知道,在青岛生活简直是非常的悠闲自在,生活节奏也是非常的缓慢,在沿海城市真的各种好,除了可以经常看海之外,还能吃到鲜有的海鲜,而且都很便宜的样子,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带来一篇青岛游记。
我从济南转动车到青岛北站和依会合,途径潍坊,潍坊到青岛北这一段路风景甚好,没有浓厚的人工色彩,沿路的田园风光自然、纯朴、美丽,无法用更妙的语言形容这种景色。
到了青岛,才发现我们所住的青旅坐落在一座小山上,原以为观象山只是个地名,没想到真的是座山,司机载我们上山时,我还颇有些讶异,感慨一番后,不禁笑了,想来住在山上也是一种特别的体验。
夜晚,和依聊了一会儿天,伴着窗外树叶的沙沙声入眠。
第二天,约好与高中同学见面,顺便参观了他们学校。每一栋建筑都是欧式风格,听同学说上世纪初这里位于德国租界境内,这些房子原来都是德国人作监狱用的,后来才改建成大学校区,政府不想浪费建筑资源,将他们保留下来为教学事业所用,但是我想他们可能更多的是想留住这段屈辱的记忆,激起莘莘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志。虽然现在侵略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去,但历史必须铭记。
用过午餐,感受着午后温暖的阳光,漫步来到海边。
此时海面上波光粼粼,不远处飘着几艘船只,从我们站着的角度能看到一座海上小岛,同学说那是小青岛,名字起得别致可爱,让人忍不住想去一探究竟。
去小青岛的途中路过鲁迅公园——公园沿着海岸线一直延伸到第一海水浴场,海浪拍打着礁石,汹涌澎湃,像是大海的呐喊,眺望远方,但见海面茫茫,一望无际,不由得驻足此地,一再惊叹,忍不住放任自己站到礁石上,感受大海的浩瀚,近距离的观赏这惊涛拍浪之景。
一时竟忘了最终的目的地是小青岛,天色渐晚,我们只好原路回返,也无惋惜之意。趁着心情大好,沿着海岸线再度观赏了海边风光。
听闻八大关很不错,又听同学调侃那一段全是资本家的房子,建筑风格很有特色,于是想去看看。
到达八大关时,天色已完全变暗。街灯已然亮了,平添了几分韵味,这里的房子清一色的均为小洋房,虽然设计风格各异,但总体上差别不大。沿路的围墙被绿意填满,偶遇有情调的人家,门前的路灯上挂着用于的装饰小花吊篮。
路过转角的一幢房子,看到许多游客在拍照,有些好奇,便停下来打量了一番,原来,房子名叫“公主楼”,名字很独特,不禁联想对面那幢房子是不是叫“王子楼”呢?像小时候看到的童话故事一样,王子和公主永远幸福的在一起
晚上的海鲜市场非常热闹,我们选了一些扇贝,虾,八爪鱼,拿去啤酒屋加工,第一次吃这样的海鲜,觉得很新鲜。虾肉很饱满,看着很有食欲,蒜蓉扇贝美味非常,八爪鱼和我想象中的味道不太一样,加工之前老板问我们要不要去掉墨汁,犹豫一阵还是去掉了,因为听同学说有墨汁的八爪鱼味道很“独特”,最后还是没有那个胆量去尝试。吃完海鲜后被同伴们调侃“战斗力”不行,我说,最可惜的是少了点辣酱——这大概是湖南人的最爱吧。
山东青岛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,但是你只知道青岛有一些美丽的景色,好吃的海鲜,但是你不知道的是青岛还有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,那就是——青岛栈桥。
由于在青岛栈桥附近的邂逅国际青年旅舍做义工,有幸在栈桥游玩了一天。栈桥是我青岛义工旅行的第一站,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景点。青岛栈桥位于青岛火车站附近,桥身从海岸探入弯月般的青岛湾深处,是首批4A级国家旅游区。
栈桥的海边是比较特别的,栈桥如同一把剑伸向茫茫大海。立身桥尖,遥望大海,自己仿佛置身于海中,入目所见皆为海;偶尔一阵海风吹过,伴随着海浪撞击礁石而发出的雷鸣般响声,更能感受到大海的磅礴;驻足桥尾,仿佛置身于剑身上,不时会有游客成群在桥上行走,走走停停拍拍。
栈桥除了它本身的魅力,还有成群结队的海鸥,栈桥广场周围有许多卖海鸥食的老人,花五块钱便可以买三袋去喂食海鸥,偶有游人喂食时,海鸥便一起飞向抢食,便有一群海鸥围绕着游人环飞。若游人手上有食,胆大的海鸥便会从游人手中叼走,往往身手敏捷的海鸥最先进食,而武艺差的海鸥就只能在一旁环飞,我想它们正在祈祷游客再次喂食;阳光明媚时,一缕阳光洒在海面上,波光粼粼,成群的海鸥在游人的上空飞旋,美不胜收。
除了美美的海鸥,栈桥海边还有许多卖贝壳、风铃、海星、珊瑚以及其它精致物品的小摊。不时会有游人前去询问,前去询问的游客大多为女性,漂亮的小礼物最吸引女孩子的眼球了。对于那些家乡没有大海的游客,为家人和朋友带一些小摊上出卖的小物件不失为不错的选择。
栈桥三景各有各的魅力,让无数游客折腰。一千个读者,一千个哈姆雷特,不同的游客将会有自己心中的三景。但除了三景以外,栈桥还有其它的美景,如一些在海边岩石里捡贝壳的游人等。冬季的栈桥有我,那么夏季的栈桥正在等你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